姓名,這個非相對應性的指稱,打從一出生,爸媽就替我掛上這塊牌板,只要一正式亮相,便代表著無所遁形。
或許因此,更多的稱呼於是開始有了必要,像是:「字號」、「筆名」、「暱稱」,甚至是外國名字。跨步在這個世界,不覺也就漸漸輕鬆起來。這似乎是象徵著每種人格、每段生命都可以被分割與切換,然後再以一個全新的身份,啟程。
而我的英文名字徹底履踐了這項功能。足夠以另一個面目繼續游走,無論是遺忘、棄絕或者切割,都像是理所當然的順水行舟,然後再認真演繹一個嶄新角色,於我所構築的悲喜人生;彷彿自我分發一張偽製證件,在某個國度裡展開旅程。
而你,又記得了我的哪一個名字?
在學習當中,曾看過無數次"Flora"
回覆刪除This my flower, my death, 多麼像O Captain my Captain! 絳雪, For you, a thousand times over...很有文學氣息,情感豐富,字裡行間似又充滿不足為外人道的凄艷
is you fearful trip done?
和很多人相比,也許不過是更多的自怨自艾;冷靜的文字往往較嘶啞的泣訴來得暗潮洶湧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