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成人入門票為250元,憑出示台灣大哥大電信系統可省50元。票價不同,連圖片印刷也不同。

國立歷史博物館「絲路傳奇─新疆文物大展」反映出東起長安,西至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,綿延七千多公里的絲綢之路在貿易、交通與中西文明上的成就與價值,同時也為當時的環境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考究資源。
概要如此,但絕不會是為了溫習國高中課本大老遠跑來看展。除了新奇的出土文物眉筆、眉石及眼罩,精緻的金飾,腳丫子比我還要大很多的鞋履,區分不出的回鶻文、粟特文、焉耆文、佉盧文等,木雕、泥俑、美人絹畫,就屬「樓蘭女」最令人期待。

據語音導覽說明,1980年於塔克拉瑪干、屬古樓蘭國之孔雀河下游鐵板河三角洲出土的樓蘭女屍,身長152公分,年齡約40~45歲,O型血。頭戴插有羽毛的帽子,腳上穿鞋,膚色呈現深棕,推估生前身高約有155公分,五官深邃,判斷為歐洲人種,死亡時間應尚未脫離新石器晚期。據學者研究,當時仍停留在採集階段,和唯一的陪葬品「簍」有所關聯。透過玻璃棺,「樓蘭女」外觀上看來,確實保存相當完好,由於可說是整個展出的重頭戲,圍觀的人特別多。
另外還讓人印象深刻的包括有「豎箜篌」、「且末寶寶」與「船形棺與立木」。
記得第一次聽說「箜篌」,剛好也是「絲路」這款線上遊戲,列為武器之一。當時還特地上網查了圖文說明,沒想到竟然能親眼見到這種彈弦樂器,真有些興奮!「箜篌」分作臥式、豎式與鳳首式三種,特展文物裡展出的豎箜篌也可說是豎的前身。根據記載,古代箜篌主要盛行於晉至唐代。唐代有樂人專門從事箜篌演奏,後來為宮廷壟斷,成為宮廷特有的演奏樂器。

距今兩千八百年前,1985年於且末出土的「且末寶寶」推估死亡年齡約為8~10個月,眼皮上方蓋有石片,鼻孔塞有紅色毛線球,身旁有類似餵乳的器具。實際與紀念品十分相像,外裹紅色,頭上參有藍色之類的襖或氈,個人認為是眾多紀念品中,最具代表性的。其中「且末寶寶」小吊飾還象徵著一個特殊的意涵:「繫上一顆被愛包裹的心,為你祈求一個純真的愛情。」

至於小河墓葬群和漁獵行為可能有關且大量使用胡楊木的船形棺,棺前特有的槳、柱形立木分別象徵著性別意義,男性棺木立有女陰立木,女性棺木則立有男根立木。這受生殖崇拜所影響的立木,據推測,應為小河文化自母系社會晚期過渡到父系社會初期的產物。
這回難得把展覽看個仔細些,其實史料價值遠比我想像的還要豐富,展出時間一直到三月十五,薦可安排時間前往,不過建議最好能事先做個功課,否則比如說從盜墓者手中再追討回來的「雲氣紋彩棺」,以及象徵守護亡靈的一級文物「天王木雕」,沒特別注意就草草瞥過囉!
話說回來,買票錢花得值得。美中不足的是人太多了!多到看展時不是被強制推擠,就是會被人用手給「撥開」,因為他想看你正在看的那件文物。看展時還是希望能安靜些、耐性些、秩序些。
展覽不能拍,只好拍拍戰利品!呵呵!

展出主題:絲路傳奇─新疆文物大展
展出時間:2008年12月6日~2009年3月15日的10:00~18:00
展出地點:國立歷史博物館(南海路)
展覽網址:http://www.mediasphere.com.tw/silk-road/

我也是台灣大哥大
回覆刪除感謝告知==>憑出示台灣大哥大電信系統可省50元
改天會去朝聖此千載難得展覽
峯之友~Smmer